佛教行者该如何看待学术?
佛学是当代教育体系下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,佛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,大批的佛教学者也相继诞生,并发表了非常多的观点、文章和书籍等。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学者,以非常客观的学术精神孜孜不倦地深入佛教的经典研究中,帮助我们在佛教传统的观点之外,多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整理。
虽然不少学者也有宗教信仰,但没有宗教信仰的学者们的数量可能更多,甚至是绝大多数。其次佛教内部的修行者也有偏好学术风格的,享誉国际的圣严禅师的学术精神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,不仅当今之世的佛教行者如此,在古代的时候,也有不少行者是兼具学术精神的,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玄奘大师,他的翻译工作也非常具有学术精神,非常尊重原著,完整地保持经典原意。还有天台智者大师的《教观纲宗》也是对整体佛法的梳理和总结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我们可以简单做个区分:
佛教学者:无信仰的纯学者和有信仰的学者。
佛教行者:兼具学术风格的行者和其他行者。
所以为了写作的方便,下文讨论的学者是无信仰的纯学者,而行者则包括其他有信仰的学者和和佛教行者们。
肯定学术界对佛教的贡献
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学术界的贡献,学术界很多优秀的作品受到了佛教界的肯定,并且纳入变成了诸多佛学院、佛教教育机构的官方教材,可见对其肯定程度之高,非一般作品了。其次,学术上的很多观点也有帮助“还原”了很多的佛教历史,在佛教传统讲述之外,新增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参考,这些史料参考比起很多超越普通人经验的传奇故事更客观,更令人信服,更容易被受过教育的大众所接受。
其次,现代学术上对于知识体系、思想架构和演变历史的整理也更加完整,尤其是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,查阅大藏经只需要在网页里面输入一些关键字,即可查阅所有的资料,这些科技技术手段是过去所没有的,这样,学术界的所做的研究可以基于整个大藏经,全体佛经,这样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。因此学者们整理出来佛教的知识体系、思想架构和演变历史后,对于佛教行者而言的意义非常重大,不仅可以帮助佛教行者建立对整个佛学的认知,还可以帮助佛教行者更容易融通各个体系、宗派和学说。
认清学术界的流弊
学术的研究基于历史残留下来的资料,所以学术界只能尽可能地还原过去的历史,尽可能地去猜想过去发生的事情,但却无法做到100%还原和准确。因此,学术上的“观点”就必然受到了这些残留资料的制约,有些是根据史料推断的,有些根本就是假设的、推断的。所以学术上的观点总是在变化之中。
其次,随着考古的进行,不断会有“新资料”被发现出来,而这些新发现的资料很有可能令学者们推翻之前的“观点”,甚至建立完全相反的“观点”。当然,有时“新资料”的发现也能帮助学者修正和完善之前的“观点”,以便更“接近”过去发生的事情,更“还原”过去的历史。例如敦煌莫高窟的发现,就改变了很多的历史“观点”,且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至今也没有结束,如果有更多类似的洞窟发现,相信目前很多的学界“观点”都需要修正,甚至是建立反转的结论了。
可以参考却不应该被依止
上述已经定义了这里说的学者是没有信仰的纯粹学者,因此这些学者是没有修行的,甚至认为佛的逝世和普通人并无区别,而佛教的三界九地,六道轮迴不过是古代印度文化而已,对于高僧大德的境界和证悟也只能做出“现代科学”内的解释而已,无法脱离“现代科学认识”的框架了。
虽然这些学者对于佛学有兴趣,却对于佛教的根本目的 —— 解脱和菩提 —— 并不认可,自然也就谈不上去实践了。基于这些原因,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,对此必须有清晰的认识。佛教的根本目的只是 —— 解脱和菩提,其他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目的进行的。缺乏了这个根本目的,学者们的研究也仅仅是“知识”层面而已了。因此,当佛教徒看待学术作品时,切记不可依止学者和其作品,只能用作参考,这是非常重要的警示 —— 但采净莲,莫取污泥。
行者们还是应该以佛教的经、律、论三藏作为依止的对象,以佛教内的高僧大德为依止的对象,因为他们是有修有证的人士,不仅从经典中获得佛教理论,并且通过亲身的实践印证了其中超越经验的部分,并获得了佛教内部可以相互印可的成就,而且这些成就自佛陀开始并延续至今。这才是佛教行者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无限宝藏。